你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法治 > 普法教育 > 正文

普法一刻 | 農民工法律法規知多少?這些“護身符”請收好!

發布時間:2025-02-02    來源:     閱讀:

d4277cb3f3e14e01b8b866c8f7a41407.jpg


農民工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,但權益受侵事件仍時有發生。從欠薪到工傷維權,從合同糾紛到社保缺失,許多農民工因法律知識不足而陷入困境。本文梳理農民工必備的法律“護身符”,助您依法維權,守護自身權益。


一、法律賦予農民工的“五大核心權益”

1. 勞動合同權

 - 法律規定:《勞動合同法》第十條明確,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,試用期也需約定。

 - 維權提示:若單位拒簽合同,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;工作滿1個月未簽合同,可要求支付雙倍工資(最多11個月)。


2. 工資保障權

 - 法律規定: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》規定,工資須以貨幣形式按月足額支付,不得以實物、票據抵償。

 - 維權提示:遭遇欠薪,可撥打 12333 人社熱線投訴,或通過“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”在線舉報。


3. 工傷保險權

 - 法律規定:《工傷保險條例》要求用人單位必須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。若未參保,工傷費用由單位全額承擔。

 - 維權提示:發生工傷后,30日內由單位申請工傷認定;若單位拖延,勞動者或家屬可在1年內直接申請。


4. 休息休假權

 - 法律規定:《勞動法》規定每日工作不超過8小時,每周至少休息1天;法定節假日加班需支付3倍工資。

 - 維權提示:超時加班可保留考勤記錄、工資單作為證據,向勞動仲裁委主張加班費。


5. 社會保險權

 - 法律規定:《社會保險法》要求單位依法為農民工繳納養老、醫療、失業等社會保險,不得以“自愿協議”逃避。

 - 維權提示:若單位未繳社保,可向社保征收機構投訴,要求補繳;因此離職的可索要經濟補償。


二、農民工維權“三步走”指南

1. 第一步:收集證據

 - 保留勞動合同、工資條、考勤記錄、工作證、工友證言等。

 - 欠薪需留存欠條、微信聊天記錄或錄音;工傷需保存醫療單據、事故現場照片。


2. 第二步:選擇維權途徑

 - 協商調解:優先與用人單位溝通,或通過工會、街道調解組織介入。

 - 行政投訴: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、住建部門(工程領域欠薪)提交書面投訴。

 - 法律仲裁: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(時效1年),不服結果可向法院起訴。


3. 第三步:申請法律援助

 - 經濟困難者可向司法局申請 免費法律援助(撥打 12348 法律咨詢熱線)。

 - 部分省市設立“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”,提供快速立案、減免訴訟費服務。


三、典型案例解析

案例1:未簽合同如何維權?

張某在某工地打工3個月,未簽合同且被拖欠工資。

維權結果:勞動仲裁裁決單位支付3個月雙倍工資差額及欠薪,共計4.2萬元。


案例2:工傷拒賠怎么辦?

李某在工廠操作機器受傷,單位拒認勞動關系。

維權結果:法院通過工牌、工資轉賬記錄確認事實勞動關系,判決單位賠償醫療費、傷殘補助金28萬元。


四、特別提醒:避開這些“坑”

- “口頭承諾”不可信:工資、工時等關鍵條款務必寫入合同。

- “包工頭代發”有風險:總承包單位對農民工工資負直接責任,工資應通過銀行專戶發放。

- “私了協議”需謹慎:工傷私了協議若賠償明顯低于法定標準,可申請撤銷。


法律是農民工最堅實的后盾。主動學習法規、留存證據、敢于維權,才能避免“流汗又流淚”。全社會也需共同行動,讓“護薪”“護權”落到實處,筑牢公平正義的底線!


關鍵詞:
來源 |
聲明 | 本網站所有內容,凡注明來源為“農民與法網”,版權均農民與法網所有,歡迎轉載,轉載請注明出處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凡本網站注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是為了更好地傳播信息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系我們,聯系電話:0311-67665990。
分享到:


關于我們 | 聯系我們 | 廣告發布 | 版權聲明 | 法律援助 | 人員查詢

Copyright?1999-2023 農民與法網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  
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 0311-67665990    投稿郵箱:3176418764@qq.com   客服熱線:15010680569   

   冀ICP備2023029574號   冀公安網備13010802001865號

本網法律顧問:河北恩為律師事務所 李東海主任律師

91久久国产综合久久91精品网站